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一流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术活动在陕西榆林举行

7月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23联盟、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办,榆林学院承办的一流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术活动在陕西榆林举行。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出席。榆林市市长张胜利、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分别致辞。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主持。

IMG_256

张胜利代表榆林市委、市政府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榆林积极构建“一院两校多所”科技创新大平台,聚焦“四大板块10条全产业链”,提供海量应用场景,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开放式大学城,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榆林将诚邀各大高校联盟、各位专家学者发挥一流应用型大学专业优势,共同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高等教育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肩负着重要使命。”王树声强调,榆林学院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队伍育人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好应用型本科高校23联盟等平台作用,加强与对口帮扶高校的协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复合人才,提升对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支撑力、贡献度。

IMG_256

李楠表示,当前大学制度供给主体应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建设标准,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支持,推进引领示范。主办者要锚定办学定位,聚焦需求和发展目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集群对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和贡献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精尖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武世兴强调,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升有组织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落实“两个先行先试”,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签署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口帮扶榆林学院的协议,东莞理工学院、闽江学院、榆林学院共同签署产教融合课程及教材联合开发协议,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与榆林学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应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设联盟、并揭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从未来到未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卓越人才》《学科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重新理解地方性与应用型大学》《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原始主力军》等6个主题作了报告。

IMG_256

当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创新发展”“审核评估与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两个会场进行了主旨发言、并与参会嘉宾深入交流。

“榆林之行让大家领略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化发展的勃勃生机,也感受到了榆林学院的学术氛围与教育成就。”参会嘉宾、湖南工学院党委书记曹执令期待,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汇聚各方智慧,共同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这次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上,两所学校有很多共通、共融的地方。”参会嘉宾、陇东学院教务处处长乔岩表示,榆林学院发展速度快,值得学习和借鉴,后期也将加强两校合作。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榆林是陕西经济强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学院从绥德师范走来,是榆林革命老区内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播撒了西北革命的火种,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榆林学院紧密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形成“三化”(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三黄”(黄沙、黄土、黄河生态治理)“三文”(学校红色文化、陕北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陕北革命文化)等学科专业集群,持续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举办这次学术活动,就是为了搭建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为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拓宽视野、提供契机、注入动力。”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表示,通过本次学术活动,将促进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相互学习、各取所长、抱团取暖,也将推动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强化使命担当,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此次一流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术活动为期3天,共有来自全国的143所高校代表、榆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媒体代表等600余人齐聚榆林,携手共建一流应用型大学,聚力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作者: 王兆 来源: 人民数字联播网)

责编:卓西玲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